“是这样的,我们国家在山海有一个渔场,想向你购买一些海藻,价格市场价略高。”
“没问题啊!您想要多少,我回去就准备。”能为国家渔业的发展贡献份力量,林瑶也很高兴。虽然渔场的鱼能养出好的品质,除了靠海藻,还考水中灵气的滋养,但是经过改造的海藻,还是会有一定作用的。
“小林真是新时代好青年!我代表我们渔业人感谢你!说起来,怎么没见你申请加入渔业协会呢。”
“渔业协会?”林瑶是第一次听说,不禁汗颜。
“你呀,可不能埋头干活,有时候要停下来学习,补充知识,渔业协会会定期举办一些知识讲座、培训,还有交流活动,你可以从中和同行交流经验,拓展人脉,加入后有什么行业信息,都可以第一时间掌握……”袁河列举了很多好处。
林瑶听得惭愧不已,一直以来,自己依靠着空间,自认为在这行业上难逢敌手,殊不知天外有天,人外有人,“谢谢袁教授的指点,我回去就准备申请材料!”
这次上京之行,林瑶的收获很大。
林瑶加入渔业协会,除了协会的高层,没有引起同行的关注,毕竟协会有那么多成员单位,但是,随着山海的国家渔场产鱼质量越来越好,众人都把目光放在了奇珍渔场身上。
不少人厚颜联系林瑶,想购买渔场的海藻,但是对方不像国家渔场,是自己的竞争对手,而且一旦开了这个口,大家蜂拥而至,以后卖给这家,另外一家也想买,那卖不卖?卖吧,同行那么多家渔场,自己的海藻够分吗?不卖吧,又会得罪人。于是,林瑶拒绝了。
那些商家也预料到这个结果,大家都是混这一行的,市场就这么大,脑子进水了,才会把自己的谋利武器卖给竞争对手呢。于是,他们设法打听林瑶的上级货源,发现她的海藻籽,都是从周杉市一家叫“盛利”的海藻籽公公司购买的,于是大家连忙抢购。
最近一段时间,杨利立发现公司的海藻卖得特别好,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渔业公司,都千里迢迢跑来买,顺道带动了鱼苗、虾苗的生意,她百思不得其解,稍作打听,才知道这都是托了林瑶的福,于是她打电话道谢。
林瑶听了,哭笑不得。
“这都是林小姐您的功劳,现在我这里的海藻都供不应求了,只能等到下个月才有货。下次您来买,我给你打六折!”杨利立高兴地说道。
“那谢谢您啦!杨经理。”
最近林瑶都在渔场忙碌,好久没回家了。
今天空闲下来,她回家探望父母,看到村长林满贵在客厅和父母谈事情。
“哎哟,我们村最有出息的林丫头回来了!”
“村长好。”
“哎,叫我林大叔就是了,不用那么生分。”林满贵听说区里的领导都和林丫头关系很好,不敢托大。
“刚好你回来了,有件事想和你商量,过来坐。”林爱国招了招手。
林瑶疑惑地坐了下来。
“村长想让你帮忙出主意,为村民找一条赚钱的路子。”林爱国说道。
林满贵搓了搓手,不好意思地说道:“林丫头,你也知道的,近几年渔获越来越少了,很多年轻小伙子都不出海捕鱼了,虽然说村里也沾了点旅游业的光,但是淡季时还是赚不了线,很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,留下老人和小孩,也不是个办法啊。你是我们村里最出息的,做生意头脑灵活,可不可以帮忙想个赚钱的路子。”
林瑶听了,顿时明白村长的意思了,她对此也不反感,所谓穷则独善其身,达则兼济天下,自己虽然没有能力帮助太多人,但是回报家乡,帮助从小看着自己长大的村民,还是可以做到的,况且年轻人外出,村里有太多留守儿童,也不利于他们的成长,于是她答应了,“作为珍珠村的一份子,我虽然能力不大,但是也该出一份力,我回去想想路子,看看做些什么生意好。”
“太好了!你真是个好孩子!我替全体村民谢谢你!”林满贵激动地站了起来,对着林瑶弯腰致谢。
“哎。村长,使不得!”林瑶等人连忙阻止。
“老林啊,真羡慕你,你养了个好闺女啊!”
“哪里哪里,谬赞了!”林爱国嘴上谦虚,心里却十分得瑟。
村长离开了,林爱国问:“想到做什么主意没有?”
“还没呢,得做一番市场调查再确定。”
“按我说,不如就在村里建个海鲜加工厂吧。”许红玫提议。
“不行,我和邓氏签了合同,未来10年的鱼都得供应给他们,况且现在渔场的鱼都供不应求,没有多余的用来加工了。”
“对啊,有新鲜的,谁爱吃加工品,而且海鲜加工厂的污染太大了。”林爱国说道。
本章尚未读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---->>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